
公历纪元前后,印度佛教开始传入中国,经过与本民族文化融合后,华夏大地上留下了难以计数的佛像。随着历史的发展,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的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今天,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这尊大佛,它坐落在雍和宫的万福阁内,佛像身后还藏着三个你不知道的秘密,究竟都是什么秘密呢?
(本文所有图片,全部来自网络,感谢原作者,如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。图片与内容无关)
雍和宫内的大佛雕刻原料非常特殊,它是由一根完整的白檀木雕刻而成,地上高18米,地下埋8米,给人一种“高大威严”的感觉。1990年,雍和宫的弥勒大佛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,它成为独木雕刻佛像世界之最。看到这条消息后,我们真的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。
在民间有一个关于“雍和宫大佛”神奇的传说。大运动的时候,曾有三个小将试图将其毁掉,此时,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。
第一个小将爬上走廊,想用斧头砍掉铁索,不料,斧头落下,铁索没砍断,反而把自己砍伤了;第二个小将,拿过斧头又砍过去,结果自己从木台上掉了下去,摔成重伤;第三个小将还是比较聪明的,看到前两个同伙的结果,他竟吓得转身逃跑了。
从此以后,便有了这尊大佛具有灵性的传说。正因如此,雍和宫的大佛才能被保存至今。那么,这尊大佛究竟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?
在我国古代,封建思想根深蒂固,百姓们更是迷信鬼神之说。乾隆继位后,他特意找来高人,来看宫中的风、水,因为,乾隆怕受“龙潜禁地”的影响。
为寻找破解之法,乾隆准备在雍和宫北部的空地上修建一个佛阁。一是想改变风、水,二是想让佛祖保佑自己。
乾隆决定修建佛阁,可是,一直找不到巨大的雕佛木料。此时,这个消息传到了西域一位高僧的耳朵里,他特意为乾隆准备了一根巨大的白檀木。
看到巨大的白檀香木,官员们犯愁了,这该如何运送到京城呢?古代的运输工具非常简陋,马车或者船运。经过一番探讨后,最终大家决定采用陆路加水路的方法,耗时三年才将白檀木运到京城。
根据《清代雍和宫档案史料》记载,白檀木运送到京城后,乾隆特意下诏,命工匠在雍和宫精心雕刻,最终,共花费8万两白银,才将大佛雕刻完成。
在当时社会流行一句谚语:“先有大佛,后有宫殿”。也就是说,修建佛阁时,我们必须先修建大佛,然后,根据佛像的高度,接着建造佛阁。
乾隆十四年九月三十日,乾隆在雍和宫举办了开光大典,此时,乾隆悬着的心才最终落下,祈求大佛带给自己好运。
1992年,北京政府耗资50万余元,对大佛进行了维修。如今,大佛完整地存在雍和宫,继续承载着它独有的历史使命,而它背后藏匿的三个秘密,各位读者你们都了解到了吗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